湖北日報訊 記者 陳鵬 通訊員 王建甫
  “河中的行船,河邊的古堡,迷人的小鎮,壯麗的河谷,淳樸的百姓,連綿的葡萄園……”這是65公里長的萊茵河谷帶給世人的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。如今,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實施,67公里長的“中國萊茵河谷”——江漢運河生態文化旅游城鎮帶,也呼之欲出。在昨日的中國經濟論壇上,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,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規劃院院長沈遲等專家,與荊州、荊門、潛江、天門四市市長共論城鎮帶。
  仇保興認為,江漢平原要實現新型城鎮化和旅游業完美結合,是有條件、有資源的。
  江漢運河生態文化旅游城鎮帶建設過程中,應做到三個效應平衡、多個功能疊加。首先生態效應顯然應該擺在第一位;其次要註重社會公平,GDP不是目標,城鎮化速度更不是目標,人的幸福、國家的富強、生態的可持續才是真正的目標;第三依然要追求經濟效應,要在多元化、生態化、綠色化、多模式、現代化農業發展中實現,不能靠大的能源投入、大的農藥花費投入,搞所謂的土地規模經營式現代農業,而是實現生態化、綠色、有機化、多元化生態農業。走鄉村式的新型工業化和城鎮系統化發展之路。
  仇保興還重點談到文化傳承的功能。他認為,楚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粹,城鎮化過程中要註重文化遺產的保護,建築和城市要傳承自己的文化,作為文化的體現者,給大家展示文化遺產,這樣就會迎來巨大的財富機遇。
  沈遲分析了我國城鎮發展的歷史,進而對下一步城鎮化的發展趨勢進行解讀。他認為,我國人口繼續向大城市、沿海發達地區集聚的趨勢沒有改變,這些地方本來也應該吸納更多的勞動力,隨著戶籍制度的改革,更多的人會到這些地區來落戶。
  對於江漢運河所在的四個中小城市而言,不是要求人口迴流,所謂均衡的發展也不一定要追求工廠或GDP在每個地方的均衡發展,而是人口和GDP的匹配。過去我國小城鎮的發展受到一定的制約,而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,不符合市場規律的配置會發生改變。我們應該讓公共服務覆蓋小城鎮,而不是讓小城鎮走城市發展的道路。
  沈遲還建議,要給小微企業更好的發展政策,如果小微企業有大的發展,對於小城鎮的發展十分有利。
  (原標題:走鄉村式新型工業化之路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y39hygiy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